目前分類:震撼螢幕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okuribito.jpg


中文官方部落格:http://departures.pixnet.net/blog
日文官方網站:http://www.okuribito.jp/

電影院裡面所有人又哭又笑的,累得要命……
我從中段開始也整個就是哭到不行,一直擦眼淚。
回來打心得,查資料查到鍵盤都溼了QQ

※有部份劇透※
我是覺得劇透不會怎樣啦,因為這部不是重劇情,而是要看那個過程和演出。

故事大意就不贅述了,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查看。
就是一個大提琴手回到故鄉山形縣,陰錯陽差當上納棺師的故事。
很真誠,不造作,可是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一部電影。
能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真是太棒了。

其實看日文的心得比較有感覺,可是我日文不夠好沒辦法寫到那樣XD
久石讓的音樂自然不在話下,整片充滿悠揚的大提琴聲。
這部也有在日本得到最佳錄音獎,不論是蚊蟲或大啖美食的聲音都栩栩如生。

故事裡存在的隱喻大多很簡單,伏筆也容易懂。
比如說一開始不敢殺,只好把鄰居送的章魚放生到淡水河裡,
這種對死亡感到恐懼的心情,是他剛開始不成熟的表現。
(如果是後期的話應該會二話不說把牠吃掉XD)
還有「石文」也是個有趣的比喻。(稍嫌簡單)
爸爸給的石頭充滿不安與艱辛,小小的鵝卵石卻象徵安寧穩定。

很多人都說最後非常感動,我倒不這麼覺得。
其實最後反而顯得稍微多餘了,也不是說不重要啦……
只不過我覺得有點把父子關係強調過度了。

最感動我的是他在工作過程中所遇到各式各樣的客人,各種家屬,
不同的生命和反應讓我很動容,眼淚流個不停。
(我是那種喪禮可能不會因為悲傷而哭,但是看到其他人哭我會噴淚的類型orz)

像是全家穿著和服,一邊笑著說「孩子的爸,謝謝你」一邊印上口紅印的母女;
女兒變成太妹和男友出去車禍意外死,操著關西腔(?)爭執的家庭;
原本很刻薄,卻因為主角們讓他的妻子看起來非常美麗,而出來道謝的姊夫;
最後終於體認到不管兒子如何都是自己骨肉,笑到哭出來的父親;
給奶奶穿上一直想穿的泡泡襪,笑著說「奶奶byebye」的女學生……

當他們互道「お疲れ様でした」「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等等的時候,
都讓我有種莫名的感動……
還有過程中全敬語果然有獨特的風味啊。
即使我沒辦法全部聽懂,懂日文還是能夠更深地品味呢。

而這個導演重視的是在日本精神中那種非常嚴謹而溫柔的氣質,
納棺的步驟也好,不管是花道、茶道或劍道,也都有很類似的氣氛。
在樸素而優雅的儀式中,讓往生者得到尊嚴,使生者得到安慰。
因為敬業而從動作與表情中產生的美感,在作品中不斷與人情交織。

話說這部裡面的演員其實大牌的很多哪。

演社長的是很知名的老演員,他的存在感真的拔群。
帶著詼諧,卻有種堅毅而深邃的眼神,
用那雙關節粗糙的大手數次撫摸死者的臉孔、握緊雙手,
這種堅定的動作也許是有什麼意義的吧。

澡堂的阿姨可是佐賀的超級阿嬤呢(笑),他和澡堂常客的互動也是可圈可點。
而「守門人」(殯儀館火化負責人)老爺爺也是個很有意思的角色,
我覺得按下on的那瞬間真的足以摧毀人的心靈。
不論是怎麼樣的棺木,生前是怎樣的人,最後都一樣剩下一罐白骨……
(最後主角只選了合板棺木也是這個意味?)

唯一讓我有點違和感的就是主角的妻子。
這個角色實在太過溫柔和順,要嬌嗲有嬌嗲,又會做菜做家事,
無條件支持老公的唐突決定……即使有反抗但最後也理解這個工作而感到驕傲。
這大概是男人想要的妻子形象吧?

至於主角,實在非常可圈可點,在日本也是獲過不少獎的演員。
聽說這部作品就是他看了一本名為「納棺夫日記」的小說後,數次拜訪作者,
希望可以改編成電影,作者因為改編幅度太大而建議他作成不相關的作品。
所以才慢慢有了「送行者」的雛型。
才三十出頭歲,能夠注意到這樣的題材並且親自主演,成為這麼優秀的作品,
真的是相當了不起啊……

為了演出,他親自到殯葬業實習一個多月,使得他在電影中熟練得像是職人。
從來沒碰過大提琴,也硬是苦練到連導演和久石讓都說看起來好自然。
真的是非常用心啊,完全展現在螢幕上了。

他應該算是日本男人裡一個我喜歡的典型吧XD(並不特別喜愛日本臉)
那種認真的臉龐,還有溫柔的眼瞳,即使多少感覺有點沒用,
卻是個很好的「人類」,難怪很多人會說希望死後也可以遇到像他這樣的納棺師。
(他就算離開影業也不會失業了XD 不過這麼優秀應該要繼續演下去)

日本山形的美景,那種被包圍在大自然中的老街,
也讓人不禁覺得「啊~東北地方真好~」,非常優異。

總之真的是大推薦的一作。
即使劇情的安排上讓我有小微詞。(用犧牲換來認同……)
只不過確實,每個人都會死,而我們一生中也確實會送走很多的人……

全人類必看的電影。


foras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yoyo請我去看,所以就去了。
公車路線傻傻稿不清楚,到京華城居然坐了整整30站!XDDDDDDD

一言以蔽之:難得的好片!別讓它下片了!在泰國可是上映了半年啊>

首先,這個故事其實並不像外界解讀的是「同志片」,不完全是。
應該說我到中段才終於確認「喔,真的是喔」XD

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關於親情、友情,以及純真的淡淡的愛情的深刻描寫。

我其實滿感動的,那些人的互動即使有衝突也是充滿了愛,
沒有灑狗血的爭吵裝可憐肥皂片段,即使應該很沈重的場面卻也是淡淡的。
而同學們對於Mew的態度沒有「黑化」,變成校園霸凌的老調子,
反對力量相當弱,而能夠感覺人和人之間不斷地磨合、包容,
不會有「你應該怎樣」之類的強烈負面情感,沒有過度的自私。

讓我不禁感覺,泰國人大概也是這麼醇厚的民族吧……
整部片子即使是悲傷的片段,也極其溫暖而富感染力。

對於親情的描寫,感覺上是最為濃密、細緻的,
祖孫、家人、父母、親子……常常有能夠觸及每個人心中某個角落的感覺。
畢竟我們也是這樣長大的。
其中每次都讓我眼眶濕的是Tong的媽媽,不知道為什麼我很能代入她的情感。

很纖細,不是連續劇或者少女漫畫那種太刻意了的轉變。
同樣的買食物、倒進盤子的場面重複出現,
直到Tong爸爸看見妻子默默吃著冷掉的飯菜……
導演一定是個相當敏銳纖細的人,才能安排出這種非常日常而深刻的事情。

然後友情,包括暗戀……
我很好奇泰國人的關係真的是那樣嗎,年輕男女的相處那麼自然沒有芥蒂。
情人、情敵,最後還能是好朋友。這點頗有民初文藝青年之風。

我很喜歡這種「無法預測」的劇情,雖然讓人有些許不安。
不知道劇情走向,而能慢慢品味每分每秒,
沒有商業化的高潮迭起,而是自然發展,牽引出一段段扣人心弦的片段。
不落俗套,從開頭到結尾都是。

而劇中許多暗示、伏筆等都做得非常好。
平安夜的巧合、口香糖,聖誕樹上的娃娃,乃至最後那個讓人鼻酸的木偶……

やはり・・・合わないかな。
でも、ありがとう・・・

雖然不斷受傷,可是也因此成長,只要有愛,就有希望。
這樣的主題貫串全片,卻全是不著痕跡。

要形容這部片子,就像是涼爽的夏風、柔軟的青春、溫暖的眼淚和樸實的愛。
人物鮮明、音樂迴旋婉轉,讓我想起我們原初先民的歌曲:「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就是這樣的片子。


foras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種種原因,去看了。

是一部「入俗」而脫俗的作品。

 

(劇透有一些些)

不好意思內文參雜一些日文用語XD

  

官方部落格(真省錢)→http://cape7.pixnet.net/blog/


後來才發現原來這位魏導,就是「賽德克巴萊」的導演!這個短片已經在網路上流傳很久,一直因為資金不足而無法拍下去,海角票房破億,魏導三千萬的債務也清償,這下終於可以開拍了……wktk

 

其實我很久之前就因為因緣際會,開始看千絵さん的部落格,紀錄她在台灣工作生活的種種,直到海角開拍、殺青。那時候都沒有什麼人看,現在她的部落格湧進眾多粉絲,讓我不禁有點失落。

 

我現在淚腺非常鬆,怎麼辦(淚),電影中掉了兩次以上的眼淚……都是有日文台詞的部份,果然我被日文洗腦太深了嗎?(汗)

懂日文真的差很多,很多地方都會有更深的體會,尤其這又是一種語氣和表達力很強的語言。多一種語言,果然就是多一種感動的管道啊……

 

說起電影,劇情就不多說了。

是從回鄉一時代替郵差送信的阿嘉偷偷讀了一個郵包裡,數十年前的日本情書開始的……那七封信和現實他們劇情發展相互交錯,鄉土、樂團、日本經紀人,構築成一個很小卻很濃郁的故事。

 

實際上對於愛情的描寫相當淡,可以說只有點到為止。劇情不能說是非常秀逸或者意外,可以預測大方向,卻走得很慢,看起來沒有一個焦點,但是各個支線人物都有自己的深度,感覺好像自己也參與其中。

短短兩小時多一點,電影院中笑聲此起彼落,也有不少年紀頗大的觀眾。

好像沒有說什麼,卻可以直接感覺到導演想要表達的感情。

 

其實我不討厭這種敘述方式。

雖然讓我好幾度幾乎是迷失在那個導演鏡頭下的鄉土民情中……

 

小范的表現比我想像中要好很多,都快忘記他是歌手的感覺(笑)。

尤其搶棉被那段,我真是太喜歡了,好棒!

 

至於千絵さん,比較可惜的是台詞不夠自然,如果請她自己發揮可能會好很多吧,畢竟語言的隔閡還是存在,雖然她算是日本人中中文講得超好的了。

日語方面的台詞出現,演技明顯就自然投入很多。意外地友子這個角色很強悍嘛,我很喜歡她喝醉那段。

 

那幾封教師的信,我真是太喜歡了。不但內容和劇情發展都有若有似無的牽連,而且念的人聲音好好聽喔……(はいはい声フェチ乙)可惜聲音一聽就曉得是很年輕的人,也是個在台灣活動的日本人喔。

透過那幾封信,讓整個劇情渲染開來,感局真的很棒。

 

還有老太太的部份,那種安靜的感覺……

 

還有國寶超口愛的啦!讚!

 

劇情中交織著國語台語日語,讓三種語言都懂(不同程度)的我感到莫名地身臨其境。另外那些看似熟悉的場景,真的讓人有愛歹玩的感覺。

 

忽然覺得很奇怪,因為我們這一代是在國片很少的環境中長大,有國片大家都有一種祭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就像看配音的外國影集那樣。可是外國人,像是洋人或者日本人,電影中的場景和語言都是他們熟悉的,感覺就和我們這種隔閡稍有不同吧。

即使是近年來的國片,也很少有像海角這麼「親近」的,多半都會營造出是台灣可是又不像台灣的一種奇怪感覺(尤其偶像劇),過於夢幻。這部片子的角度和描寫則非常好,非常自然親近,就是發生在我們四周。

 

電影的藝術水準也很不錯。

像是父子(繼父?子)對著摩托車那段,還有一些人群、公路等等的拍攝方式,畫面的呈現都相當有深意而美麗。

個人很喜歡兩個小朋友坐在灰暗的海邊那段……那個顏色和魯凱公主的故事神秘地做了一種現實的交疊,沈鬱,可是拍得很好。

最後戴項鍊和笑容由舞台的螢幕來表現這點真的非常脫俗,很棒!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看到中孝介我就想笑,很好奇他的感想。這到底是演出(連觀眾都是演員)還是真的有開一場演唱會啊?很有趣,喔不過我第一次聽到他唱歌,還真不錯。

 

我也很好奇日本觀眾看了這麼一部充滿日文的片子之後會是什麼感覺。

仔細想的話,最後那個「台灣光復」的場景還真有深意……

硬要解讀的話,這部電影中有很多對於台北、BOT、現代社會等等的批判,或者說質疑意味……我個人並不那麼喜歡這類問題,所以避開了。

 

稍微有點可惜的是──經費不足。

 

使得特效(船隻、彩虹)得不夠自然,有點遺憾,沒辦法。

還有置入性行銷太明顯了一點(某種意義上而言不是壞事),聽說馬拉桑賣得很好(笑),夏都在墾丁還滿有名的,個人比較推福華(喂)。

 

總之,只要是對台灣這塊土地有感情的人,

這是一部不會讓你覺得浪費錢的電影,非常值得觀賞。

 

 

話說我發現學校附近(走路範圍內)的戲院就有在演,

表示我以後可以看晚場,還滿令人開心的wwwwwww

foras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去看了這部Disney電影,很不錯!從頭笑到尾XD
官網滿漂亮的:http://disney.go.com/disneypictures/enchanted/

果然音樂劇大好v
角色忽然唱起歌來超突兀的啦~(大笑)

越是瞭解Disney動畫的人,越能瞭解裡面用到的梗:P
雖然我不算很瞭解,但至少也看過了8~9成的電影……從剛開始的片頭就有種久違的熟悉感,畢竟我可能有好幾年沒看Disney的動畫了,那種節奏感和「D式笑點」真是懷舊啊~

放片尾的時候,背景就是一幅福過往動畫的剪影,像是小美人魚、石中劍等等。
劇情中用得很明顯的梗就是白雪公主和仙度瑞菈(和公主有關咩),
至於其他偶爾還有石中劍、彼得潘等等的影子……個人感覺啦。
不過,畢竟突出了不少「Disney動畫共有的特色」,整個似曾相識。

中間有很多點,感覺就是「Disney的自我吐嘈」!(笑)
很喜歡這部中童話與現實交織的部份,像是鴿子幫女主角圍浴巾之類、後面的「這世界收訊真好」,以及無敵專業cosply(誤)。(話說~女主角有歌唱魔力還真方便啊……最好這種「Disney流打掃」能掃乾淨啦XD)

看到「森林裡的小動物」「曼哈頓版」時,真的有點恐怖orz
腦海中一直想到:鴿子又被稱為天上飛的老鼠,帶有大量細菌疾病……

故事內容就不多說了,屬於「不用想太多」的那種。
(不用瞭解為什麼一見鍾情、哪裡來的錢、沒有身份證等等XD)

總之推這部>w


foras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獨自在下午去了西門國賓戲院,果然不負盛名,是間不錯的戲院。
而關於電影……

簡單來說,是部很吸引我的電影,非常考究,極其用心,演技深刻。
那音樂還在我腦海迴響。

不過,倒是沒有想像中來的震撼。
不像看完歌劇魅影之後,足足失眠了五天……我還真對濫情的東西沒轍。
也許這就是李安的戲吧,當年的斷背山並未讓我流淚或者失眠。

在色戒中,唯一讓我淚如泉湧的場景……
是王佳芝在舞台上帶著哭腔喊「中國不能亡!」的時候。
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orz(果然潛意識中喜歡騙觀眾眼淚的東西)

那個年代,被拍得好美啊。
以旗袍作為任何場合穿的衣服,風衣配上帽子,男人的西裝。這個西風東漸卻又充滿戰亂的時代怎麼會有這麼美麗的城市……縱然在其他角落充滿著髒亂貧窮的老百姓……

拍的角度也非常用心。
比如說鏡頭掃過全街的臥底……從鏡子裡倒映的場景也出現很多次,窗戶也一樣,還有最後易先生回頭的那個剪影……運鏡都做得很棒。

戲中可以聽到中文、上海話、廣東話、英文、日文、和我不知道的語言。
湯唯真是厲害,不知道她是原本就會講還是學來的。
還有英文翻譯一如既往地爛,那個年代的語言翻成英文確實不可能好到哪裡去。

來大致說說角色吧。

foras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