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國家戲劇院看了。
本來以為那附近應該有不少賣吃的,結果好荒涼|||||||
(後來才發現兩廳院裡面有餐廳,看起來頗高級@@)
不過中正紀念和兩廳院真的好宏偉好漂亮喔,建築還是要大氣>////////////////<
多看了大中至正牌樓幾眼,它現在可是陷於水深火熱、危及存亡之秋。(茶)

票超便宜的喔,雲門讚啦!裡面有四層觀眾席,超美的~(鄉巴佬)
想當年我看貓劇,4000的票坐第11排……
這次1600的票,可是坐在一樓第4排正中央= =++++

舞台非常非常棒!不愧是在美國得獎的。
背景那個一層一層可動式,畫著巨大蓮花的大木板,變化起來超有創意!
舞台前則是個蓮花池~

廢話不多說,以下分段心得v


1.迎神
本劇靈魂人物──女巫的舞者,已經41歲了呢!非常非常了不起。
我很喜歡老練的女舞者身上帶有的凜冽之氣,有一種歷經風霜卻很狂野的魅力。
演「起乩」還有恍惚崩潰邊緣的情緒轉換非常有感染力。

2.東君(東皇太一)
簡單來說就是二合一太陽神(笑)。
主要劇情為表現東君的陽剛勇武,以及古民族儀式中常見的女巫獻身。許多舞蹈動作帶有性的意味,以及兩方互相較勁的那種拉扯、氣勢。

不過……最後謝幕的時候,發現東君拿下面具,居然是個身材修長、面容清秀,書卷氣很重的大男孩(核爆),舞蹈使他的人格改變了?囧興))))))

3.司命(少司命+大司命)
這段有點驚悚|||||
簡單來說就是一部分的舞者被另一部分像人偶般操縱。
(司命就是掌管命運的神)
兩個帶著面具的司命很可愛XD

4.湘夫人
超喜歡的啦QAQ(就是圖上面那個無臉男面具)
有幾位穿著白衣的是夫人的侍女。
被轎子(兩支竹竿)抬出來,拖著好幾丈長的白綾,緩緩出場……下了轎子,脫下罩頭的白綾,露出面具。白綾在整個舞台上繞了數圈,然後是湘夫人的獨舞。
音樂非常安寧平和,動作柔美帶點悲傷,穿著白長裙緩慢地跳著,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能讓人感受到某種極致的美,看著連心靈都會平靜起來,一點也不枯燥。

中間要大讚一番的是紅衣女巫出場搶走面具,帶在自己臉上,學湘夫人跳舞。很神奇,一樣的動作,女巫做起來就極具野性和魅惑,很有意思。
被搶走面具之後,湘夫人自暴自棄地跳著一種顧影自憐的步伐,手捧池水塗花臉上的白粉……直到仕女們扶起她,重新拾回面具給她戴上,湘夫人用白綾包裹住自己,登上轎子,慢慢地退場……
這一段最能讓我感受到楚辭那種美感,悲哀的湘夫人……總之我愛這段!

5.雲中君
最神乎其技的一段XD
雲中君是踩在兩個人身上出現的,整段八分多鐘不落地!
有時候甚至是一隻腳踩在一個人肩上,金雞獨立@@
不過其實下面支撐的人抖得滿厲害的,我都捏把冷汗,肩膀不會斷嗎囧
總之就是神奇XD
(唯一的瑕疵是拿旗子溜直排輪的男生退場時跌倒了= =”)

6.山鬼
……就一個穿綠色丁字褲,畫著很濃的口紅的男子獨舞,模仿叢林生物如蛇啊青蛙等等,配上綠色的月亮,表示無言之口……
個人不喜歡這段,原因是原本屈原九歌裡的山鬼極其淒美。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多麼美呀……私心認為這一定要用女性來詮釋QQ

7.國殤
表現出抗日戰爭的慘烈英勇。
可惜我個人不是特別喜歡戰爭題材,沒啥感情。
我到認為國殤原本的內容是很淒涼的,戰士死之後的靈魂找不到自己的頭顱,而路迢迢,更是找不到返鄉的路……

8.禮魂
這段是沒有舞蹈的。
舞者們把燈碟一個一個排好,在舞台上形成光之河……美麗的結尾。

其中幾乎每一段都會有騎腳踏車or穿著西裝、提著大皮箱的男人走過。
古今交錯……


總體而言,這跟屈原的表達完全不一樣XD

融合了非常多亞洲的音樂,有爪哇、西藏、印度、日本雅樂、布農族歌唱等等,加上面具、蓮花等等亞洲元素,使得內容的「中華」性並不很凸顯。

說實在的,看之前我確實覺得「楚辭根本不是這樣」。
看完之後卻覺得「楚辭搞不好就是這樣」。(笑)

因為中華文化,也是從面具、酋長、女巫和母系社會演化而來的。
戰國時期人們對巫覡的依賴不會比原住民低……我們當今所有的習俗,其實是吸收了各民族的神話所衍生出來的。雖然難以想像,但古代人並不是百分之百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尤其先秦時代。

總之是很有意思的一部舞劇。
觀眾中有好多外國人喔……

還是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現場的薪傳。
今天買了DVD。
光是看文案我就紅了眼眶,糟糕,看來要慎選觀賞的時機QQ

foras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